“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出现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深受其害
②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冲
③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异常猖獗
④列强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山东的经济秩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 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
同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相比,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C.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法国1875年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不包括()
| A.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
| B.有权解散众议院而不受任何约束 |
| C.有权实行特赦和缔结条约 |
| D.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
有历史学家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以上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 D.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
|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
| C.废除君主立宪制 |
|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