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文学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中的“古文”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古文”同义,即先秦两汉散文。这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抨击了当时士大夫有疑惑而不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述了要从师学习的道理。
B.《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疏”是一种文体,指臣下写给皇上的奏章,这篇文章在形式上骈体色彩很浓,但它却一反六朝以来骈文内容空泛、无病呻吟的文风,阐述了当国者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赏罚分明等观点,很有现实针对性。
C.《阿房宫赋》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杜牧,赋是一种文体,介于散文与韵文之间。《阿房宫赋》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杜牧。赋是一种文体,介于散文与韵文之间。《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罪恶,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D.《种树郭橐驼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用对比和映衬手法,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得以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
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⑥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① D.④②①⑥③⑤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雕塑艺术主要是佛像,罗汉是尤为杰出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宗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①只觉得他们是一些人,至少比较接近人
②当然,他们也是会引起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虔敬感的
③他们是介乎佛、菩萨和人之间的那么一种理想的化身
④罗汉表现了较多的生活气息,较多的人性
⑤我们看彩塑罗汉,不大感觉他们是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
⑥不像三世佛那样超越了人性,只有佛性

A.③⑥④⑤①②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④③⑥⑤①②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②①④⑥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②③④⑥⑤①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②⑥

把下列六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
②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
③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⑤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⑥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

A.⑤①③④②⑥ B.①⑤③②④⑥
C.⑤①③④⑥② D.①③⑤②④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