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笔记体散文,属于古文中的杂记一类,因随笔所记,体制短小,形式活泼,故名笔记文。它特色各异,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重品评人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重经世致用等。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大概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史书《春秋》的,被称为“春秋三传”。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描写春秋战国时期鲁、齐、晋、郑、楚、吴、越七国的史实,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D.《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编订的,分12国策,共33篇。

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
①非弗思也   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这过者
⑦何后之有     ⑧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⑨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⑩敢以烦执事

A.①⑨/②⑦/③⑤/④⑩/⑥⑧ B.①⑨/②③/⑤⑦/④⑩/⑥⑧
C.①②/⑦⑨/③⑤/④⑩/⑥⑧ D.①②/⑦⑨/③④/⑤⑩/⑥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