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
B.陶渊明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C.为“初唐五言律诗第一”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
D.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 “闲”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面加个“月”,这样的构想实在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凭着这种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
B.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抱薪救火,积极想对策,找门路,解决问题。 |
C.《扬州慢》这首词写的是扬州战后景象,词人姜夔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黍离之悲令读者动容。 |
D.词在出现之初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这从它的别名“诗余”可知,但后来居然成为代表宋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体裁。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良霄晌午(shǎng)訇然中开转轴拨弦(xuán) |
B.兰橑贿赂(luò)苍海月明羽扇纶巾(guān) |
C.钟磬机杼(shū)天崖海角雕栏玉砌(qì) |
D.溽暑掇取(duō)竹喧莲动渌水荡漾(lù)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震发生之后,经当地政府及救灾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不再发生。 |
B.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道边熟悉的黄葛树,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
C.温家宝近日在深圳考察时指出,不仅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失而复得,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
D.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依山傍海,园林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环境________清静,风景独秀,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_______难以相信。
③中山装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能够成功,________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A.优雅简直一旦 | B.幽雅简直一旦 |
C.优雅几乎一经 | D.幽雅几乎一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