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国际节庆协会联合主办,于2012年9月5日至7日在吉林延吉市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传统节庆,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节庆,让文化更璀璨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节庆内容可分为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节庆等;从节庆时代性可分为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节)和现代节庆(如旅游节、文化节)。
民族节庆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扶持民族节庆知名品牌,提升我国节庆的组织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每年举办“民族节庆奖”评选活动,以展示节庆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和地方特色。
(1)结合材料,解读我国扶持民族节庆品牌的文化价值。
民俗,让经济更繁荣
本届峰会以“打造民族节庆品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民俗风情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由于民俗风情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价值,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我心目中的精彩节庆
“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设立了“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奖、“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地区)”奖等四个奖项,推选活动的网上公示投票活动在中华节庆网进行。每天均有大量来自国内外的网民通过网上公示投票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中华民族节庆。
(3)请就材料中的四个奖项之一,提出一个你心目中的候选奖项及具体的节庆,为它设计一句宣传语,并从哲学角度说明一个相应的理由。

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



中国环保投资额(亿)
占GDP比重



图10

注:近几年,我国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产能增加了30%以上;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
材料二 2012年秋冬季全国大部分地方出现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再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PM2.5再度成为热词。PM2.5,是粒径小于等于2. 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PM2.5对健康的影响。
材料三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监测、降低PM2.5浓度的经济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婚嫁时女方常常会给男方送上一双自己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这种制作鞋垫的工艺就是十字绣。
十字绣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14世纪,十字绣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然后在欧洲传播开来。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十字绣工艺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绣线、面料的颜色、材质,都别具匠心。15世纪,十字绣开始进入民间,逐渐为广大海内外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使十字绣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某景泰蓝工艺画画师从十字绣艺术中深受启发。他将景泰蓝美观华贵的艺术表现力和十字绣技术有机结合,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开发出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赢得无限商机。
如今,十字绣艺术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结合材料,说明十字绣艺术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成功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更好地传承景泰蓝工艺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5年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这一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