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苏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 B.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时代开始的标志 |
| C.垄断资本主义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
| D.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时期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图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
| A.①② | B.③ |
| C.①③ | D.②③ |
专制王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 A.农民 | B.地主 | C.商人 | D.手工业者 |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客观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