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安徽省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有的农民为了多打粮食,会求神拜佛。当他们饿的时候,却会吃饭,而不会求神仙给他们饭来填饱肚子。对这种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 A.唯心主义是一种信仰,而唯物主义是生活常识 |
| B.任何人都不能正确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 C.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与生活常识并不矛盾 |
| D.坚持唯心主义,人就不能生存 |
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2009年5月,《调查中国农村》一书
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历时近10年,调查覆盖全国200
多个县市、3 300多个村庄、9 000多个农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
| 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为了更好地进行深空探测,为和平利用太空而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我国发射了“嫦娥”二号卫星。这表明实践具有()
| A.社会历史性 | B.客观物质性 |
| C.直接现实性 | D.主观能动性 |
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
B.规律性 | C.反复性 | D.无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