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②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③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④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聚沉成较大颗粒而形成沉淀析出  ⑤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而电泳现象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  ⑥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⑧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A.①⑤⑧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
D.全部正确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 H2(g) 2HI(g)H="-9.48" kJ/mol
(ii) I2(s)+H2(g)2HI(g)H="+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O)=1 mol·L1·min1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的H>0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5 L2·mol2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元素位于ⅥA
B.A不能溶解于B中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B.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