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
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4-22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图4-22
接通S1,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Ⅰ)的电极名称是        (填“正极”或“负极”);
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化学反应2A B+D ,B、D起始浓度为0,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下述数据,完成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达到平衡时v3v1(填>、=、<=,)800℃时,反应平衡常数=,且C3=_______mol/L,可推测实验3中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800℃时,反应B+D 2A当其他条件不变, B、D的起始浓度为0.50 mol/L , A的起始浓度为0, 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mol/L, B的转化率=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三个容器①、②、③进行如下的反应:3A(g)+B(g)2C(g)△H<0

(1)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 A和1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
(2)若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②中投入3mol A、1mol B; ③中投入3mol A、1mol B和2mol C,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B的转化率②③(填<、>或=)
(3)若维持②③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等,起始时在②中投入3molA和1molB,在③中投入amol A和bmol B及cmol C,欲使达平衡时两容器内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两容器中起始投料量必须满足(用含a、b、c的关系式表达):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提纯的NaCl配制250mL 2.00 mol·L-1 NaCl溶液。
①所用定容仪器的名称和规格为
②计算后,需称出NaCl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B→ → → → → →G
A摇匀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移液 G.装瓶
④下列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在横线上填写“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B 称量时砝码生锈:

(4分)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oC
沸点/oC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
17.9
290
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答:

(每空2分共14分) (1)48g氧气和48g臭氧(O3),它们所含的原子数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它们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0.2 mol NH3分子与____________个CH4含有的电子数相同,与_______g 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CO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2)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5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8L,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______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