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 B.工商皆本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