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有氮原子的包含氮)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_________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NH4+、Fe2+、SO42—、NO3— |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与OH—的浓度积为10-20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Na+、S2—、Cl—、CO32— |
C.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方程式:2Fe2+ +2I-+2Cl2=2Fe3++I2+4Cl- |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
下列各项中物质的类别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l2O3 |
Si[ |
Na2O2 |
Na2SiO3 |
两性氧化物 |
单质 |
碱性氧化物 |
正盐 |
工业用电解法冶炼铝 |
制作太阳能电池 |
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 |
制备硅胶 |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H+、Mg2+、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
C.丙溶液中含有NH4+ |
D.丁溶液中含有HCO3—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出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一定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B.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推出氢氧化铁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
C.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其单质也越活泼规律,推出磷单质比N2稳定得多 |
D.根据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的规律推测,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