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
B.倾倒入漓江中 |
C.深埋于土中 |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
FeC1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 B.溶液中一定含Fe2+ |
C.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 D.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Fe |
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铁溶于盐酸中:2Fe+6H+=2Fe3++3H2↑ |
B.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CO2↑+H2O |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OH-= Al(OH)3↓ |
D.MnO2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MnO2+4H++2Cl-![]() |
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若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硫酸 | B.饱和NaCl溶液 |
C.浓NaOH溶液 | D.浓NaI溶液 |
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试样 |
KNO3(NaCl) |
CO2(CO) |
Fe(A1) |
SiO2(CaCO3) |
除杂试剂 |
AgNO3溶液 |
O2 |
NaOH溶液 |
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