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6.00 mol·L-1的HNO3溶液中,加热,固体完全溶解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NO与NO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0 mol·L-1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A.700 mL | B.725 mL | C.750 mL | D.无法确定 |
相同状况下,n mol氢气和n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下列解释比较全面的是:①n mol氢气和n mol二氧化碳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相同;②相同状况下,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二氧化碳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致相等;③氢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二氧化碳分子本身的大小大致相同;④气体分子本身大小相对分子间平均距离来说可忽略不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8.80mL |
B.将NaCl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左盘砝码(8g)和游码(0.6g)读数的和为8.6g |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oC |
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 |
B.我们把微粒大小在1nm~100nm的粒子称为胶体 |
C.量筒的“0”刻度在下,而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 |
D.试管、坩埚、蒸发皿均是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
示意图或图示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化学知识,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体积相等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 B.1∶5 | C.1∶9 | D.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