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发育的场所不同 | B.都能识别和呈递抗原 |
C.都参与对病毒的免疫 | D.染色体上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
人体内不同的体细胞都
A.具有相同的形态和功能 | B.含有相同的蛋白质 |
C.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 | D.含有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胞器 |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点上移,d点下移 |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
B.细胞培养应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作为细胞代谢原料 |
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 |
D.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
如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经表中的方法处理后,放在37℃下培养24h后,再用碘液冲洗圆点。琼脂块各圆点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依据实验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
B.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逐渐增强 |
C.圆点E![]() |
D.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据此可推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 |
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
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取其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目的植株 |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