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使西方望莫及并改变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授时历》 ③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
|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和平崛起 | B.武力掠夺 | C.制度创新 | D.民主强国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1897 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 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 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