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列强始终没有承认南京临政府,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害怕革命会影响他们在华的利益 | B.临时政府时间太短 |
C.与清朝政府的关系密切 | D.“严守中立”外交承诺的束缚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A.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 |
B.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
C.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D.新航路开辟 |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①水路交通运输②魏晋商品经济③唐诗宋词盛况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