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3-1-21所示,正弦波甲和方波乙的交变电流的峰值和频率相同,把此两电流通入阻值完全相同的电阻,则在相同的时间里(足够长)两电阻所消耗的电功之比W甲∶W乙为( )
图13-1-21
A.1∶2 | B.1∶2 | C.1∶1 | D.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 ![]() |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 |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减小2 | B.质子数增加2 | C.中子数减小8 | D.核子数减小10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α粒子轰击铍(![]() ![]() |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
D.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且ν1>ν2.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
A.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B.吸收频率为ν1﹣ν2的光子 |
C.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D.释放频率为ν1+ν2的光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发生裂变时的核反应是![]() ![]() ![]() ![]() |
B.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
C.压力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没有任何影响 |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