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火爆竹 |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SO42-) | B.c(NH4+)>c(SO42-) |
C.c(NH4+)<c(SO42-) | D.c(OH-)+c(SO42-)==c(H+)+c(NH4+) |
常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I)=1.0×10-16,将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清液混合,AgCl和AgI都沉淀
B 向AgI清液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若AgNO3足量, AgCl和AgI都可沉淀,但以AgCl为主
D若取0.1435克AgCl固体放入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0.01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
B.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
C.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试纸上测定其 |
B. | ![]() |
C. | 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
D. | 用 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
某同学将ag的铁粉加入到VL的FeCl3和CuCl2混和溶液中,下列有关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没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没有Fe3+ |
B.若反应后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没有Cu2+ |
C.若反应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一定出现红色 |
D.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一定出现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