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7.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各
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下题。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区域特征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 |
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 |
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冰川覆盖 |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下题。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配套加工业 |
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
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
读下图,回答下题。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 B.防风固沙 | C.保持水土 | D.保护农田 |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②⑥ | D.③④⑤ |
读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关于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地自然带差异很小 |
B.造成两地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洋流性质 |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故b地植被更繁茂 |
D.两地地形的差异造成自然带类型显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