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乙图表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___ ,乙图的结构名称是 ___ 。
(2)当e上某点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 ___ 离子大量流向膜内,使兴奋部位
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___ 。
(3)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___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___ 。
(4)已知A释放的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___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
试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 |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
(3)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_____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_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3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此时细胞中有DNA分子个,染色单体_______条。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_。
(4)图3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________ (填图中字母)。若换上高倍物镜,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___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____性染料。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 mm根尖,立即放人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序号)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3)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c和e的变化是。
(4)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移向__________________。
(5)b物质是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从图中可见A特有的细胞器是[ ]。若B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 ]。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除了⑥⑩外还有
(填名称),观察活细胞中的⑥常用的染色剂是。
(3)在A、B两部分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存在差异的细胞器是[ ]。A细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和[ ]。
(4)A细胞若为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除了能无限增殖外,其结构[5]上的
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5)图B如果是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细胞器为[ ],与其分裂增殖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 ]。
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加工、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二)材料用具:略
(三)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请改正上述方法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之处:
。
(2)实验中选用三组兔子而不是只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
。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为下图中的。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抑制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则兔子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