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大幅减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使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
材料二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据此谈谈政府促进就业有什么经济意义。
(2)你认为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2009年9月,
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
产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们促进文化
产业快速成长,繁荣文化市场,有效扩大了内需。2010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发
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材料二 S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主要做法是:坚特政府
引导,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
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
制机制改革,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非文化企业以及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领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l) 结合材剌一,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2)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s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
(3) 有人认为,随着GDP的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会水涨船高。你同意这种
看法吗?请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说说你的理由,并列举一个近
.年来我国推广中华文化的实例。
纳税是有收入的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取代传统产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引进的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五”规划强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据权威机构预测,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未来几年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投资可能达到每年80亿至100亿美元。辨题:“走出去”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