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大幅减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使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
材料二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据此谈谈政府促进就业有什么经济意义。
(2)你认为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研究显示,如果国家财政能解决这一支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就能增长约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今后,我国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关系民生的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材料二我国是家电制造大国,企业众多,产能很大。当前,由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内需不足,家电企业遇到极大困难。家电下乡对我国家电制造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1)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简析其原因。
(2)有人认为,占领农村市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广大农民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的状况尚未改变,教育和医疗费负担大;农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结构不合理。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任务艰巨。
材料二 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国务院决定继续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拉动消费的政策。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说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人数增加,就业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某市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企”战略。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9分)

近日,19岁的某学院二年级女学生白一彤高票当选清涧县高杰镇高杰村村委会主任,此事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白一彤表示在几年内带领父老乡亲做好10件大事,包括建一个综合服务大楼、一所新型合作医疗所、修建一条环山公路、打深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发展红枣加工业,建设红枣加工厂,解决枣农秋季多雨形成烂枣受损的问题。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户收入。办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建设新型农村现代化的教育基地。春节前每户发放1000斤煤,让父老乡亲度过2012年寒冷的冬天。选举后,村民白应琦直言不讳说:“前几任村主任挺让我们寒心。选白一彤是因为:她年轻,是大学生,没有自私的概念,她的家庭背景好,我们对她信任。”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白一彤的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