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了女对父母的“孝”。今天,我们仍然提倡“孝”,但反对“愚孝”,而是要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它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请回答: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什么?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6分)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一:2010年3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作出2项决议;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听取审议1个专题调研报告、1个跟踪检查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518件;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还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贡献。”
材料二:2010年两会,人大工作报告高调重申“质询权”。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今年我们将选择人大代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依法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人们希望,被唤醒的“质询权”能在改善民生上更有作为。
材料三: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在2009年10月将初审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18分)
(1)简述材料一体现了哪些与我国政体相关的知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论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
(活动设计)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不仅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而且可以积极实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大家根据我们周围存在的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或滥用权力带来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下列步骤制定一份监督方案。
(1)确定监督目标(标题)。(注意:必须是监督政府行为的且至少确定两个以上目标)
(2)设计备选方案(即提出解决途径)。(要求至少设计三个备选方案)
材料一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
材料二为积极响应“2010地球一小时”活动,3月27日晚上8点30分,温州市江心屿、市政府大楼自觉关掉所有的灯光,漆黑一片。温州大学师生也用蜡烛在校区广场摆出了“327”的字样,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表达对“低碳生活”的倡导。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1)结合材料一,政府应该履行好哪些职能来应对旱情?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认识。
材料四200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7)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
材料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必须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8)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