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的小卖部里有一部电话,在自己使用的同时也向外开放,每天来交费打电话的人络绎不绝。电信部门每月按家用电话标准向李某收取电话费。税务人员在实施纳税检查时,要求李某按税法的规定就话费收入纳税,李某则向税务人员讲,其按月向电信部门交了电话费,为什么还要向税务部门缴税呢?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若你是税务人员,应怎样说服李某纳税?
(2)李某所缴税属哪一税种?其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分别是什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说明这句古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党中央提出协调的战略任务后,某省政府召开了一次不同地区、各个级别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可见,协调发展就是一个经济的指标问题。
干部乙:当前,困扰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最好用几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可以给各个地区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两位干部的发言进行评析
材料一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城镇居民 |
35.8% |
35.3% |
35.1% |
34.8% |
农村居民 |
45.2% |
43.6% |
42.5% |
41.7% |
材料二.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中国历来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诠释。
材料三“无车难,有车烦’,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发出感叹,原因是:堵车、污染。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烦恼。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请根据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这一诠释发表你的看法。
(3)依据材料三,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小张向政府 “上书”寻找依据。( 6分)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1)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从社会历史观角度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