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是普遍的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最后的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
|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
| D.背离价值规律,具有偶然性 |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2年前两个季 度△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从0. 5向l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
| B.若△m从l向0. 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
| C.若△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
| D.若△m从l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
某寄宿高中食堂给师生提供一次性餐具。对此,学生议论纷纷。甲:“应该取消,一天的碗筷钱就花我一块多!”乙:“这样有什么不好?吃完走人,方便快捷!”丙:“是该取消,绿色消费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甲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是理智的消费 |
| B.乙显示出求实主导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无可厚非 |
| C.丙虽倡导环保,但从众消费不可取 |
| D.消费者应科学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
国务院发文要求各地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与房价之间关系的选项是
①利率上调→购房成本增加→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
②保障房建设→住房供给增加→住房供求矛盾缓解→房价下跌
③居住用地供应增加→建筑成本降低→住房供过于求→房价下跌
④上调房产税率→购房成本减少→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据报道,2012年8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量大跌。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日系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①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
②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
③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价较高
④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存在安全性能缺陷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