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五四运动后期 |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
C.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D.中共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
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这实际上( )
A.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 |
B.道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
C.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
D.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A.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
C.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
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
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
D.原料匿乏,市场供应不足 |
有学者把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的经济称之为“纯粹的自然经济’,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则是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湘”。这里的“新型经济”是()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C.发达繁荣的宋元商品经济 | D.农村中雇佣关系的产生 |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