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
| 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
|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
|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
|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
|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据统计,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5万件,德国从1900年的9000件上升到1910年的1.2万件。同时,美国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所占有,德国企业技术改造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承担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得到提高 |
| B.资本家因追逐垄断利润促进技术改造 |
| C.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向美德转移 |
| D.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 |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
|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 |
|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
|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
据《唐律疏议》记载“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这反映了唐朝
| A.长安城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 B.政府实行严厉的商业限制政策 |
| C.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 | D.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管理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的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求同存异”方针 | D.“不结盟”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