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会一目了然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样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选自《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
[ ]
A.诗的第一节,表现出诗人愿坦露自己的胸怀,与人们真诚相待的心愿,诗人也相信人们是向往彼此真诚相待的。 |
B.诗的第二节,诗人写出自己深知由于有邪恶之人存在,坦露胸怀只是个空想,他为此而困惑、退缩和消沉。 |
C.诗人以草莓、绿叶、鸟为喻,新颖、妥贴,形象鲜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这首诗成功的基础。 |
D.两节诗的前三句几乎相同,而两节诗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普希金也能画一手好画 |
B.普希金的画是对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反映 |
C.普希金的画是能反映其心理与性格的日常生活用品 |
D.普希金的画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但有独立的价值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由该段文字可知,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
A.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 | B.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 |
C.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 | D.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 | 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
C.能保守秘密的人值得信任 | 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
下面是对文中画线的长句子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眼前必有勾摄神魂的新鲜生动的画境或戏境,使人忘掉一切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
B.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置身于独立自足之乐的小天地 |
C.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霎时忘掉世间一切憎爱悲喜,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
D.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必有新鲜画境或戏景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达到独立自足的境界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基于潮流和波浪而产生的周期性流动以外的、比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海水会经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在全世界的海域中循环,洋流指的是这种地球规模的海水循环的一部分。在洋流中,有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幅度较窄而流速快的,也有幅度无限宽广而流速缓慢的,其大小、强度不能一概而论。以代表性的洋流之一——黑潮为例,在强流带时可达到2.5米/秒的速度,水流的路径、速度随季节和年代不同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意义上的洋流,是在大海的表层流动(表层流),而深层的水流则较弱,速度在每秒几厘米以下,水流的结构也很复杂。
下列对“洋流”下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基于潮流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以外的、比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
B.由于潮流和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的,幅度宽窄、流速、大小强度均不同的固定水流叫洋流 |
C.洋流指的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在全世界的海域中循环运动的水流 |
D.基于由潮流和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的、地球规模的海水循环中比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