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浙江省纺织行业出口严重受阻,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面对严峻考验,该行业众多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逆势而上,A企业就是其中的一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企业2008、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状况比较
|
品牌 |
科技 投入占 产值 比重 |
商品种类 |
销售区域 及比重 |
产值 (万元) |
利润 (万元) |
||||
贴牌生产 |
自主品牌 |
类型 |
品种 |
美国 |
中东 |
国内 |
||||
2008年第一季度 |
80% |
20% |
1% |
3 |
18 |
80% |
|
20% |
800 |
50 |
2009年第一季度 |
40% |
60% |
5% |
5 |
46 |
20% |
30% |
50% |
900 |
110 |
材料二: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A企业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针对生产科技含量提高而部分职工难以适应的现状,企业积极实施“重技能、提素质”系列培训计划,促使员工较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了“危机中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为企业创效益”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近一年中员工们为企业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仅合理化建议就为企业创造了超过100万元的经济价值。事实证明,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1)分析材料一,指出A企业的变化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A企业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成功走出困境的。
材料一:
材料二: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
(1)材料中的两张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两张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针对当前形势,请你就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提一条建议。
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低碳”、 “物联”、 “3D”、“智能”、“云计算”……行走在上海世博园区,到处都是“头脑风暴”,到处打偶有可能是下一个“蒸汽机”,上海世博会这些新技术,在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在开启我们的新生活。
请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请运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相关知识,谈谈贯彻科技理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过马路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
内从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予施救。一时之间,国人的道德文化随着这十八个人的漠视在一片斥责和反思中陷入低谷,多数受访者(87.7%)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才是杀死小悦悦真正的凶手。
材料二 有人在评论“小悦悦事件”时说:“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
‘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上去了,文化自然会好起来。
材料三 解决问题需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
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下面是一组网络调查,数据反映了网友的期待。
(1)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要求。
某省省委、省政府为建设幸福安康,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结合全省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新考核体系将省辖市分为四类,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
运用矛盾相关知识,说明该省转变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材料二 《决定》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要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请你就如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