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实体经济侵袭。
材料二: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在这次峰会上,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认为:当前危机的根源是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材料三:近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因果联系,分析有关国家采取重大行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作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怎样才能使国家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得到贯彻,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3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4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2013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全年 |
7.7%(注:年初预期目标为7.5%) |
|||
各季度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7.7% |
7.5% |
7.8% |
7.7% |
注:201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3.7%。
表二 2013年中国大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数据
全国 |
19.6% |
||
各区域 |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17.9% |
22.8% |
23% |
表三 2013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经济拉动要素同比增长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出口 |
城镇 |
农村 |
19.6% |
13.1% |
7.9% |
9.7% |
l2.4% |
材料一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1)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信息,说明2013年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的成就。
(2)简析保持我国GDP合理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民生意义。
(3)根据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2月18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为期3天的展览中,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波兰、德国、土耳其等国的数百位艺术家的近千幅作品参与展出,海内外百余家艺术机构参展。在博览会期间还有五场关于中国水墨画、工笔画、陶瓷艺术、紫砂鉴赏与收藏、西方艺术投资收藏等主题活动安排。艺术爱好者可以亲身感受这次艺术视觉盛宴,同时与世界各地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谈谈中国重视加强文化交流的意义。
(3)有人认为实现文化创新,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请分析这种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渠道。但部分节目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血腥暴力动作。
材料二2013年4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为了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还网民一片“绿色空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进一步明确规范发展的措施:一是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二是网络视听节目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三是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对业务开办主体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材料二就如何还网民一片绿色空间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雾霾锁国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天气气象,雾霾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一针对雾霾天气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不能承受之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剑指PM2.5治理,全面吹响了中国“呼吸保卫战”的号角,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为什么会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
(2)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
信息二 “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的确,面对刺眼呛鼻的雾霾,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只说别人,自己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总是说的比做的好,不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3)应对雾霾,作为公民,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要怎样承担责任。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更加扎实有效做好建设节水型社会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某中学高二(10)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
【问题背景】
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党和政府强调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阐述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交流讨论】
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2)材料中“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辩证法道理?
【问题解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兴则民心安,水利兴则国家稳。中央强调指出加快水利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水利投入翻番。
(3)请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建设的理由。
【倡议行动】
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把节约用水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4)请你就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