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07年12月国际粮价情况
品种 |
小麦 |
大豆 |
玉米 |
大米 |
同比上涨 |
83.7% |
74.0% |
12.7% |
13.3% |
注:2007年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国际石油价格暴涨而用玉米和食用油生产生物燃料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大幅度上涨,创十年新高。
表2:2007年1月至11月我国粮食出口情况
品种 |
大米 |
玉米 |
小麦 |
出口量 |
113万吨 |
487万吨 |
207.59万吨 |
同比增长 |
5.8% |
85.3% |
130% |
注:同期我国粮食进口则减少85.6%。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万亿公斤,连续4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已逐步由供需偏紧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
表3:我国对粮食出口采取的措施
品种 |
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品 |
||
时间 |
自2007年12月20日起 |
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自2008年1月1日起 |
调控措施 |
取消其出口退税率 |
对其征收5%至25%的出口暂定关税 |
对其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
注:此前,我国对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品实行13%的出口退税率。
材料四:受国际粮价的影响,我国出口粮食过多,使国内的粮价上涨,引发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并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加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
(年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年上海政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年四川文综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年福建文综政治)材料: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 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年山东文综政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