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7-9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7-9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D.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3状态跃迁到n=4状态时,辐射出0.66eV的光子
B.波尔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电子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C.波尔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
D.大量处在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13eV的电子碰撞而发生跃迁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石、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射线与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射线穿透本领比射线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爱因斯坦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
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波动性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它两端各有弹性挡板P和Q,车内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车上,在极短时间内给物体施加向右的冲量I,物体与Q作弹性碰撞,后又返回,再与P做弹性碰撞,这样物体在车内来回与P和Q碰撞若干次后,最终物体的速度为()

A.0 B.I/m C.I/(M+m) D.无法确定

船和人的总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水面上,质量为m的人从船头水平跳出后,船获得的反冲速度为V,则人跳出去时的速度为()

A.MV/m B.(m-M)V/m C.MV/(M-m) D.mV/(M+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