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
“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材料一 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
材料二 2009年1~10月份中国的CPI指数为负1.1。如果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同样会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如何正确认识物价变动对民生的影响。
(16分)阅读下列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对居民投资方式加以评析。(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曾表示,城市人才结构技术工人应占主体,但目前我国城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多,导致找工作难上加难,已经成为政府就业的首要工作。
材料二: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少。专家认为技术类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但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劳动者角度看,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某校高三(1)班几位同学以“汽车时代呼唤汽车文明”为题组成探究小组,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文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同学们了解到,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760万辆,超过美国历史上汽车年销售的最高水平,继续排名世界第一。
(1)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迅速增长的经济原因。
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同学们了解到,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地铁公交全天24小时运转
——东京:立体交通严格执法双管齐下
——伦敦:只要进入拥堵区就高收费
——巴黎:优先发展公交,鼓励步行骑车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同学们还了解到,汽车文明是一种包含全新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经过时间的淘洗,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等,已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在我们身边,酒后开车、车不让人、加塞儿、抢道、超速行驶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总是屡见不鲜。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构建汽车文明提几点合 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2010年11月13-14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取得一定成果。在全球金融危机恢复的背景下,APEC协调地区经济合作的平台作用更显重要。2010年12月10日,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为主题的2010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四川宜宾开幕,这是该会议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召开。
(1)简述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作用。
(2)就如何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我国的基本主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