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
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请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的角度,对“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的观点加以评析。
乙同学:今非昔比,我们不能一味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作出反应。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搜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
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 |
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 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 |
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 ③为汽车、钢铁、石化及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
(3)比较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我国当前采取的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项财政措施,说明其经济意义。
(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图1
图2:
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企业自筹资金等。
图3:
(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面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请将图2、图3分别与图1联系起来,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信心的体现。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刻不容缓的高度。请结合上述图示的内容,设计一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到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向好。
但是,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1)请运用经济常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请运用哲学常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材料一:2000年以来,我国作为低碳理念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先后向7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维和警察1500多人次,他们不怕牺牲、恪尽职守、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联合国和驻在国民众的高度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朱晓平等8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底地震灾害中遇难。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决定追授朱晓平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命令追授李钦等“维和英雄”荣誉称号。胡锦涛主席在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送别遇难的8位维和警察时,称赞他们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
(1)请运用政治常识中的联合国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
(2)请运用哲学常识人生价值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010年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世博园区考察时强调要积极贯彻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在园区的示范应用,实现园区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概括贯彻科技理念和低碳理念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2)请举一个能说明上海世博园区(或我们日常生活中)贯彻科技理念和低碳理念的事例,并简要解释其示范作用。
2009年3-11月,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投资投机性购房泛滥等问题。有专家指出,高企的房价已成为人们的心病,也为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一旦房价出现较大波动,有可能迫使银行紧缩信贷,削弱经济活动,阻碍经济复苏。针对上述情况,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这必将对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起到积极作用。
请运用哲学常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回答:国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必要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