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 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公告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方针?
(2).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
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诗礼传家为中国最基本家风。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
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说纷纭的高考英语改革
随着高考英语降分这一改革消息的传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支持“削弱英语比重”的观点认为,重视学习英语原本只是一种手段,却长期以来本末倒置地当作了唯一目的,还是改了好,不考就更好;不少反对者对此表示遗憾,因为自己学英语好多年,耗时耗力,就想着在高考中多拉开点差距,这样一来可能就行不通了;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此次改革也是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再思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否成功还要以观后效。
材料二备受鼓舞的高中语文教育
近年来社会中“重英语、轻母语”的倾向备受诟病。随着专家学者的登高疾呼,加之诸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推波助澜,高中语文教育成功逆袭,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很多学者指出,人们对英语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远多于汉语,导致现代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普遍认知度不够,写不好字、提笔忘字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数典忘祖倒真成了对现实的诠释。要正视高中语文教育,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应是题中之义。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人们对高考英语降分改革态度各异的认识。
(2)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关于“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改革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豫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涌现出常香玉等名家大师,产生了《朝阳沟》等有名的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梨园春》创栏以来,经过不断改造完善,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经典文艺节目。《梨园春》始终坚持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艺术追求,唱响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成为许多地方干部对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豫剧的生活性、趣味性和鉴赏性,平均每年新创作剧目占全国新剧目的1/6,既有反映中原大地群众生活的“土教材”,更有反映异地风情的“洋剧目”;该电视栏目把豫剧和现代电视传媒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艺术走向了荧屏艺术,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它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栏目冠名权等向社会公开招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了发展文化的财力保障,随着影响的扩大,他们又从文化倾向实业延伸,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工厂。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梨园春》栏目的成功经验。
(2)当前,广大青少年对豫剧普遍兴趣不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3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 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材料二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改善国民阅读状况,“倡导全民阅读法”正在立法并首次进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我国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全民阅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担负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提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更高质量就业”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词之一。为此,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结合材料一,从政府职能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更高质量就业”献计献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