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论述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
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 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至,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评论,你将如何回答?(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某企业的生产水平与全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20元,产量为10万件。2014年该企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00元,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5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

A.20%,25% B.15%,20% C.20%,15% D.10%,20%

下表是两个时间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时间
人民币元/l00美元
人民币元/l00欧元
人民币元/100日元
2013年6月1日
617.96
806.22
6.0997
2014年3月19日
613.51
854.53
6.0562

政治老师要求同学们分析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述变化的影响,有一位同学绘制了以下四幅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B.①④C.②④ D.③④

中央电视台曾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