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7年8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例行会议在比什凯克举行。六国元首就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和中亚地区形势深入交换了意见。 会议结束后,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重要文件,并出席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签字仪式。会议还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和《比什凯克宣言》。
材料二:2006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21个成员围绕“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实现贸易目标、区域贸易安排、经济技术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讲话中,提出的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的主张得到了广泛赞同,并被作为亚太大家庭成员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写入会议的主要文件——《河内宣言》之中。
(1)请结合材料简单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发展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的。
(2)简单阐述中国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交流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更高质量的工作。关于“更高质量的就业”,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同学:
“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乙同学:
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丙同学: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问:结合以上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习近平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材料,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之一。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某市物价局将组织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在水价调整方案中,由于供水建设投入提高等因素,拟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市物价局将按规定公告听证方案,并将根据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报市政府审批。
此次拟召开听证会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广大市民建议阶梯水价的梯度设置必须合理,并说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该市自来水公司提高水价申请的原因。(8分)
(2)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市民并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12分)
李同学的爸爸在一家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做财务,每月发奖金3000元,工资12000元,他妈妈在一家美资企业做销售,收入丰厚,姐姐服装技校毕业后,开了一家纺织品公司,自己亲自经营,舅舅是农民,自从国家实行土地流转后,承包了10亩土地,从事蔬菜的种植。
(1)上述人物中分别是按照哪种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2)材料体现了我国分配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