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十一五”规划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近两年,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出和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依法淘汰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此,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
材料二 2008年3月18日,《中国建设报》载文指出,当前,全国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据悉,上海市明确提出,要把节能减排列为干部考核的“硬指标”: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将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以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实行“行政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广西壮族自治区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实施一票否决制,而且还通过实施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把问责制辐射到节能减排工作的每个“角落”。我们应该认识到,节能减排是一项造福人类、惠及子孙的社稷大业。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完成情况,更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环境及资源效应,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1)我国政府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材料:2008年5月12日四川8.0级地震袭来,就在这个听到响动就让人战栗的时刻,我们的80个将军率着11万余子弟兵,无食无宿,用血肉之躯去营救普通百姓的生命;就在这个需要“逃命”的时刻,幸存的公安干警都有着失去亲人战友的遭遇,而却迅速组织起来去救其他的群众……
结合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总体上,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我们仍然应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
请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
2010年1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等七部门召开电视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下面是两个网友的评论:
网友“从大山走来”:这场“雨”来得太好了,但愿能洗掉网上的污泥尘埃,还网络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顺民心,遂民愿,我们要为之鼓掌、欢呼!
网友“琼楼”:中央七部委这次行动加大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力度,顺应民意,对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意义非凡;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保护,更是功德无量。
试用唯物历史观的观点,说明国家七部门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式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是科学的。
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l0分)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作为战略行动,出台相关措施,推广新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晰量化目标。
(1)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伦理原则的哪些基本要求?
(2)作为一名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