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储油圆桶,底面直径与桶高均为d,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一半时,在A点沿AB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C点,C、B相距d.由此得油的折射率n=_______;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v=_______m/s.(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d=0.20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一次映人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a)所示,图(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第二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a)所示,此时图(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mm;
(2)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x=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mm。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答: .。
(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
A.m=5 g |
B.m=15 g |
C.m=40 g |
D.m=400 g |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写出该加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用Δt1,Δt2,D,x表示)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3,N3=7 |
B.钩码的个数N1=N3=4,N2=7 |
C.钩码的个数N1=N2=N3=7 |
D.钩码的个数N1=6,N2=7,N3=8 |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除了分别记下所挂钩码的个数外,还应该做好的二个记录是:
;;
(3)在实验室中按该方案做该实验时,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 B.木板的质量m1 |
C.滑块的质量m2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
B.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主要从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的熔点来看 |
C.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是因为在玻璃与水的接触面处,玻璃分子对水分子的引力大于水分子间的引力 |
D.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是不同的 |
(2)湖水深10 m,上下水温可认为相同,在湖底形成体积为1 cm3的气泡,当气泡上升到湖面时的体积是多大(大气压强取1×105 Pa,湖水密度取1×103 kg/m3)?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你判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