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中属于对公有制正确认识的有()
A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都占优势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
2003年-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
| 年份 类别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472 |
9422 |
10493 |
11759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
2622 |
2936 |
3255 |
3587 |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
| B. |
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还存在差距 |
| C.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 D.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
|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
|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 )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
|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
|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 B.城市居民委员会 |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 D.妇女联合会 |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
|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
|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
|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 D.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