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某市二中高三(4)班同学决定举行“我市的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专题学习会。通过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学习会上,同学小张认为,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请你说明“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一论断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从经济学角度看,你认为政府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如果把地球的年龄看成24小时的话,那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1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还不足1秒。然而就在这短暂的1秒钟,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今天,人类足迹几乎无处不在,这既有其好的一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大规模消耗,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的威胁,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活性氮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新的重要环境挑战,大量污染物排放已经让今天的地球净土难寻。
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材料一: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购物方式,以其产品多样、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材料二:《意见》提出,要积极协调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在政府资源开放、网络安全保障、投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法无禁止的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未授权的政府部门不能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干预。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要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竟争的创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社会创业活力,拓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领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访问拉美期间,提出了中拉“3×3”合作新模式,即“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遵循市场规律,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这“3×3”的九个关键单元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中拉商贸合作体系。
(1)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拉合作应如何遵循市场规律。
(2)结合材料,谈谈中拉开展“3×3”合作的经济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7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总理强调,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企业飞向新高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运用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应如何作为?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还具有非凡的经济才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按常理,官府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没多久,谷价开始回落,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材料二: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大灾当前,作为太守的范仲淹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从眷到夏,赛事不断,还动员那些信佛的富商大户修葺寺庙,大兴土木。有人为此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范仲淹向朝庭作出的解释是:“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要用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雇人造船,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灾民有活做了,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说明范仲淹是如何平抑物价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范仲淹解决灾民吃饭问题办法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