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还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据此回答10~13题。
10.上述材料表明()
A.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以德治党、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
D.以德治国可以为改革开放营造人心思进的良好环境
11.以德治国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任何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D.“德”与“法”是辩证统一的
12.以德治国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只有德治才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②德治有利于市场交易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③德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加强道德建设,强调德治,有利于人们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之所以要依法治国,从经济学常识角度讲是因为()
A.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
B.竞争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D.市场经济有开放性特征
2006年10月3日《大众日报》报道:“如今在五莲,村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村官要看村民的脸色行事;政绩不佳,亮相就很尴尬,严重的还会被‘弹劾、罢免’。”这种现象体现的是
①村民参与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村民行使了政治权利和履行了政治性义务
③村民依法参与了民主管理和监督
④村民参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意味着
| A.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 |
|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 |
|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 D.国家的完善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连系的 |
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 |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
|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因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有组织预计,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
| C.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
| 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
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障碍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B.民族矛盾和领土纷争 |
| C.宗教问题 | D.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