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思潮熏陶的新生代作家,文学观念已经和他们的前辈南辕北辙。 |
B.11月4日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记者也对此次会议趋之若鹜,纷纷赶到北京采访、报道。 |
C.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由于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中国古代很早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
B.中国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有很早的起源 |
C.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
D.中国教育源于夏、商、西周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学校规模虽有大小,但彼此不相统属,学生皆有送至中央国子监的资格,此外,地方性专科学校还有军事、医学、阴阳学等。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明代学校的种类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 |
B.明代学校分中央、地方两大类 |
C.明代已经出现了地方性专科学校 |
D.明代学校的中央一级学校反而不如地方学校发展得完善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自1947年以来,美国政府部门一直是就业最重要的领域。据70年代末的统计,每6个美国工人中,就有1个受雇于政府的机构。在1929年,有300万人为政府工作,大约是劳动力的6.4%,到了70年代末,已经有1200万人为政府工作,大约是劳动力的10%。预计到90年代后期,这个数字还将大大上升。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美国人越来越喜欢政府工作 |
B.自1947年以来,美国就业领域的变化 |
C.自1947年以来,政府部门开始成为就业的最主要领域 |
D.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公共行政部门成为1947年以来美国就业机构改变的一个重要表现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16、17世纪以前,科学家单枪匹马地在理论的海洋中摸索,而“技术工作者”不过是工匠和师傅的代名词。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分离和科学与社会的分离。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在16、17世纪以前,科学家比技术工作者享有更高的地位和荣誉 |
B.技术工作者徒有美名 |
C.由于科技与技术的分离和科学与社会的分离造成16、17世纪以前科学成果不能用于社会 |
D.科学对社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成了高建栋的习惯。今年5月,高建栋因患窦性心律骤停,去北京检查治疗。刚下火车就遇上北京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他不顾身体虚弱,献了血。他就是这样不顾自己,只为别人着想。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高建栋一心只为别人,从不为自己着想 |
B.高建栋身体并不好,今年5月他还去北京治病 |
C.高建栋养成了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习惯,连去北京治病时都不顾身体虚弱义务献血 |
D.高建栋是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主动义务献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