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通常状况下,32 g O2与32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均为2NA |
B.1 mol铁丝在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C.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高温和催化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CO3溶液与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相等 |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
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其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
下列关于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
B.等物质的量燃烧时苯消耗氧气多 |
C.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D.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共平面,分子内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所有原子依旧共平面 |
下列有关变化是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点燃苯,产生明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 |
B.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液加热制得硝基苯 |
C.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 |
D.苯中加溴水振荡,溴水层退色 |
2010年5月14日22时,贵新高等级公路贵州龙里县境内发生一起粗苯槽罐车追尾事故,造成30吨苯泄漏。以下处置方法错误的是( )
A.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防止苯蒸气对人体造成危害 |
B.切断电源,因为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物质,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
C.采用活性炭吸附地面液体 |
D.由于现场比较空旷,采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清除泄漏物 |
下列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乙烷 | B.乙烯 |
C.二氧化碳 | D.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