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著名科学家凯库勒最先提出了凯库勒结构式,并较好地解释了苯的一些性质。但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杂化轨道理论可以更好地来解释苯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下有关苯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原子轨道都发生sp2杂化,形成夹角为120°的三个sp2杂化轨道 |
B.每个碳原子的一个sp2杂化轨道采用“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 |
C.苯分子中存在6个C—C σ键和6个C—H σ键 |
D.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和苯相同的只有乙烯 |
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a 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
D.洗气瓶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
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
A.![]() |
B.![]() |
C.![]() |
D.![]() |
下列每组中的各物质内均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 B.MgO、 Na2SO4、NH4HCO3 |
C.Na2O2、KOH、Na2SO4 | D.HCl、Al2O3、MgCl2 |
对照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
B.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元素 |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
D.周期表中第Ⅷ族元素种类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