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的变化。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
材料三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项目 |
耕地面积 |
森林面积 |
年产矿石 |
水资源 |
总量 |
第4位 |
第6位 |
第3位 |
第6位 |
人均 |
第67位 |
第121位 |
第80位 |
第110位 |
材料四 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的数据。
项目 |
总人口 (万人) |
年龄结构(%) |
每十万人中学、大学程度人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
O~14岁 |
15~64岁 |
≥65岁 |
||||
1990年 |
113368 |
27.69 |
66.81 |
5.5 |
1422 |
26.23 |
2000年 |
126583 |
22.89 |
70.15 |
6.96 |
3611 |
36.09 |
(1)分析材料一,说明1950年和1984年出生人数较少的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看,分析材料二所反映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3)分析材料四中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和相应的成就。
(4)分析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间的关系。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2)F点在E点的 方向,E、F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千米。
(3)F点的海拔为 米。若E点的气温是10℃,则F点的气温大约是 ℃。
(4)E点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 。
(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 (①或②)线,理由是 。
读巴西和印度两个“金砖国家”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 B 城市:C D
(2)巴西利亚位于新德里的______方向,当新德里高温多雨时,巴西利亚的气候特征是 。
(3)印度北部经常发生地震,而巴西很少有地震发生。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别解释其成因。
(4)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请分析迁都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
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 |
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
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
(2)南极和平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
(3)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 季。
(4)读图可知,南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暖湿的环境与茂盛的植物,而南极地区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请简要解释“南极地区煤炭丰富”这一地理现象。 。
(5)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多达约3.5万人。请列举一例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