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关于小球落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应当是重合的 |
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的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 |
C.测定P点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P1、P2、P3…P10,则OP应取OP1、OP2、OP3…OP10的平均值,即OP=(OP1+OP2+…+OP10)/10 |
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P1、P2、P3…P10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入射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 |
两球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均静止,于是可以断定,在碰撞以前( )
A.两球的质量相等 | B.两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
C.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 D.以上都不能断定 |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相等 | 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
C.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 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
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A木块顺利下落,B木块在开始下落的瞬间被一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未穿出),C木块在下落到一半距离时被另一相同的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未穿出,则三木块落地时间关系为( )
A.tA=tB=tC | B.tA<tB<tC |
C.tA<tB=tC | D.tA=tB<tC |
已知机械能在碰撞过程中有损失,实验中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这是为了( )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 |
B.使动量的变化变得更小 |
C.延长与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力 |
D.增大人对地的压力,起到安全作用 |
若用p1、p2表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并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初动量,p1′、p2′表示它们的末动量,Δp1、Δp2表示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各自动量的变化,则下列式子能表示动量守恒的是( )
A.Δp1=Δp2 | B.p1+p2=p1′+p2′ |
C.Δp1+Δp2=0 | D.Δp1+Δp2=常数(不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