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当前:DVD、手机、电脑、汽车。导致“四大件”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
A.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B.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C.旧的“四大件”不够实用
D.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
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写道“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戴高乐强调了
A.“自由主义”模式的改变 | B.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
C.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易中天《中国梦》中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④加入WTO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中说到“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材料反映了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
A.振兴荣氏家族昔日的雄风 | B.与外商企业争利 |
C.挽救中国的纺织业 |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冲击最主要体现在
A.中国的大门已完全打开 | B.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
C.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冲击 | D.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
下图是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180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先进交通通讯工具推动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
D.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