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材料中的人民群众是( )
①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②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一切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们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015年10月10日-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推动人类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实现了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②实现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5年4月20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翔海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文章指出“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普遍的发展潮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基于自身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精神特质,中国哲学将在成就更为合理的现代化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材料主要体现了
A.中国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华 |
B.中国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
C.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
D.与时代相结合的中国哲学能够指明社会前进方向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
①二者都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②二者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
③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④二者都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人是万物的尺度”“理生万物,理在事先”“万物恒静”这些观点依次是
①形而上学观点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主观唯心主义
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④③②① | D.④②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