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残疾人会上,民政局局长很激动地说:“我看见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真让人高兴。我想,在座的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不思进取,让头脑残疾。一个人没了智慧,还有什么用啊! ”这时,一位残疾人气愤离场。
问:这位残疾人为何气愤离场?
答: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广州,拾金不昧或将有实质奖励。正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提出: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金不昧者。(2月12日《羊城晚报》)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
答: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家,不仅是“现象”的家,也是“精神”的家。如今,汉语这个家却正遭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①侵(shí),②。如果说“谢谢你”代表传统社会的语言文字,“Thank you”代表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字,那么“3Q”就代表着未来社会或网络社会的语言文字。③随着电脑普及和网络拓展,也许有一天人们将不再说话,不再读书,甚至是不再写字而是离群索居于网络之中。由此而言,又有谁能保证汉语汉字不会自行消亡呢?
(1)第①处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第②处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3)第③处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合理。(4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你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仿写:
阅读下面一段话,写出4个关键词或短语。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出现为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提供了动力,并推动了心理教育从矫正性的治疗技术向道德性教育的策略过度。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自己的学术路线,把价值判断引入自身的理论内涵之中,不仅关心人的适应能力,更关心适应过程和方法的伦理性。调节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并非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促进人在道德上的健康,帮助人学会用道德的方式适应社会。因而,放弃强制和塑造的方法论,接受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应成为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四个关键词语或短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同学们都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①”大家哄堂大笑,大声回答道:“珠穆朗玛峰!”老师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②”这下同学们面面相(qù),无人应声。于是老师又接着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却不知道第二高峰呢? ④你们记住了第一高峰,该不该就忽略第二高峰呢?”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1)根据注音,填写相关汉字。
答:面面相(qù)
(2)文中①-④有一处问号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答: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