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全国兴;农民富,天下富;农村安,天下安。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这段话表明( )
A.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起点 |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
C.必须优先发展,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
D.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农业,才能使农民脱贫致富 |
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一双运动鞋和一套衣服上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的设计来自法国”;一台冰箱上写着“在中国制造,但我们采用欧洲风格”。这反映了
①生产全球化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强
③资本全球化④我国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作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美元的跌跌不休之下,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外汇储备分散化的步伐。但截至5月底,我国仍持有美国国债8677亿美元。中国也一直在呼吁,希望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信心。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行为
③诚信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9年1~12月份,我国居民户存款余额的同比增幅在29%以上。经济学家把中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老虎应该回归山林。从扩大内需的层面思考,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老虎回归山林”的是:
①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②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居民存款的最高限额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海外投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国务院决定20l0年所有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绩效的核心是它所提供的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改革的目的是在事业单位建立一种把薪酬分配与公益性服务绩效紧密相连的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③将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